廣西突發民房倒塌致1死3傷!房屋實時監測的重要性
2024年11月21日廣西貴港市平南縣大安鎮一民房發生倒塌事故,導致1人死亡、3人受傷。事故發生后當地迅速組織應急救援隊伍進行施救并對事故原因展開調查。據知情人透露倒塌的房屋為水泥加木頭的老式舊房屋,年代久遠且倒塌時牽連到旁邊的兩家房子。
目前在我國存在著大量的老舊房屋。這些房屋大多建于幾十年前,它們的結構和設施已經顯得陳舊和落后。盡管這些房屋曾經為無數家庭提供了棲身之所,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需求的提高,這些老舊房屋的安全性能被嚴重質疑。由于缺乏有效的維護和定期的檢查,這些房屋在面對自然災害如地震、洪水時顯得尤為脆弱。而且一些老舊房屋往往被改造用于商業用途,增加了其承載負荷并進一步加劇了安全隱患。對房屋進行實時健康體檢不僅是保持社會穩定的需求,更是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城市生命線安全的必要措施和科學手段。
一、房屋建筑實時健康體檢從何起步
目前可能對房屋的健康體檢工作主要依賴于巡查人員。這些巡查人員會按照既定的時間表,每周、每月以及每季度對房屋進行細致的檢查。在這些檢查過程中他們會利用各種手工檢測設備,溫度計、濕度計、裂縫測量儀等來評估房屋的結構安全性和整體狀況。通過這些定期的外部檢測和手工設備的輔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房屋的健康和安全,但其效率和準確性仍有待提高。而引入更先進的建筑結構健康監測系統可能會進一步提升房屋健康體檢的效率和準確性,比如達到實時監測其內外部結構的變化趨勢的目的。
二、建筑結構健康監測系統部署與價值
部署建筑結構健康監測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選擇合適的監測點:根據建筑結構的特點和設計要求選擇關鍵部位和易受損傷的區域作為監測點,確保能夠全面覆蓋建筑的健康狀況。
2.安裝傳感器:在選定的監測點安裝加速度監測儀、智能結構監測儀、傾角振動監測儀、智能結構診斷器、智能傾角監測儀等,用于實時采集建筑結構的變形、振動、應力、沉降、裂縫等數據。
3.數據采集與傳輸:各個位置所安裝的傳感器通過4G/5G通訊網絡將采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并進行評估。
4.數據中心:建筑結構健康監測系統的數據中心用于接收、存儲、分析和展示監測數據,為相關人員能夠及時了解建筑結構的健康狀況提供更便捷的方式。
5.預警機制:根據各個建筑結構的實際狀況設定預警閾值,當監測數據超出正常范圍時系統能夠自動發出預警信號,這為第一時間發現其結構變形、整體沉降等提供重要參考。
建筑結構健康監測系統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延長使用壽命:通過建筑結構健康監測系統的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合理安排建筑的維護和檢修工作,避免過度維修或維修不足等事故,可以從側面延長建筑的使用壽命。
2.降低維護成本:通過建筑結構健康監測系統實時、精確地掌握建筑結構的實際狀況,可以有針對性、有計劃性地進行維護和修復,避免不必要的大規模維修造成的人力資源和經濟資源浪費。
3.優化設計:通過對建筑結構健康監測系統長期積累的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為未來其他各種建筑設計提供寶貴的經驗和參考,優化其設計方法以保障提高建筑結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建筑結構健康監測系統的智能化、集成化和網絡化特點使其在現代建筑工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建筑工程師提供更加全面、準確的數據支持和服務。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