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層建筑一般是指多少層,建筑傾斜監測從何入手
近日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會同省自然資源廳、省消防救援總隊起草的《關于加強高層建筑規劃建設管控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其中明確提出加強高層建筑高度管控和從嚴控制新建超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固然有其獨特的城市地標價值,但與此同時其安全性應該如何得到實時的保障呢?一旦高層建筑出現傾斜、裂縫等情況便很可能導致坍塌事故,這對城市生命線和周圍民眾來講是巨大的隱形威脅。
一、超高層建筑一般是指多少層
在《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中有明確的規定:如果一棟建筑擁有10層或10層以上的樓層數量或者其高度超過了28米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那么這棟建筑就可以被稱之為高層建筑結構。而當建筑的高度超過了100米時則被稱為超高層建筑。
依靠肉眼對于如此之高的建筑物進行觀測并識別結構安全問題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高層建筑的結構安全評估需要依賴更為科學和系統的方法,確保其結構在各種荷載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建筑結構健康監測系統是萬賓科技專為建筑結構的安全監測而設計研發,其監測設備可以實現建筑物的全方位覆蓋,代替管養人員的肉眼和手中的傳統監測儀,提供建筑各個位置實時的監測數據和分析報告。
二、建筑結構健康監測系統如何協助監管?
WITBEE?萬賓科技?建筑結構健康監測系統通過在承重墻、梁柱節點、基礎等關鍵部位安裝智能結構診斷器、智能加速度監測儀等感知設備,實現了對建筑物位移、沉降、傾斜、加速度、振幅、頻率、地震烈度、動態平衡、人體舒適度、實時定位以及溫濕度等12項指標的實時感知與數據收集。這種監測方式有助于監測部門獲取建筑物在各種環境和負載條件下的實時數據,順利地實現對建筑物結構健康的實時監管。收集的數據通過5G/4G網絡匯總并傳輸至建筑結構健康監測系統中心,以便進行數據存儲、預處理和初步分析。
建筑結構健康監測系統借助數據分析技術對采集的數據進行深度處理和分析,以識別建筑物可能出現的變形、傾斜、裂縫等異常征兆。若建筑物出現輕微裂縫或傾斜而未能及時發現便可能會引發最終的結構坍塌。然而系統在監測到此類情況時將主動發出預警信號,通知維護中心前往特定位置進行實地檢查,并依據現場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維修或疏散措施。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確保人們的生命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并降低因建筑物坍塌所造成的其他損失。
建筑結構健康監測系統為建筑管理者提供了一個全面而便捷的監測工具,實現對建筑物的結構完整性的全天候監測,努力防止小問題未及時發現而導致房屋坍塌等惡劣事件。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