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賓案例丨某局廈門中心大樓建筑結構健康監測
01
應用場景
項目位于廈門市環島路,辦公大樓主體結構始建于2000年初,近年來受附近工地基坑長期積水和地質沉降影響,已經發生大樓建筑結構不同程度沉降、位移和傾斜變形等現象。氣候環境方面,平均每年影響廈門的臺風有3.8個(氣象統計資料顯示)。廈門距離臺灣地震帶有300多公里,當地震波及廈門會造成不同程度震感。
▲智能監測終端布署
▲太陽能供電系統
▲建筑結構健康監測平臺
業務挑戰
無法準確掌握建筑地基、基礎、上部結構及其場地靜荷載或動荷載及環境等因素影響下的變形程度或變形趨勢,缺乏以數據為驅動的決策支撐。
例如:建筑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傾斜度、傾斜方向及傾斜速率;氣象環境變化、地震和城市微震(周邊拆遷爆破)等因素的影響。
解決方案
部署智能監測終端與建筑結構健康監測平臺。
客戶價值
北斗高精度全球導航定位能力,國產芯片級底層數據安全加密防御能力,手機NFC近場通信,智能續航充放電管理能力。采用整體密封工藝,提高整體防水、防塵和耐高低溫性能,防水等級可達IP67。有效監測建筑結構變化趨勢,讓客戶隨時隨地了解和查看建筑物的運行狀況,強化建筑物結構安全監管工作,輔助管理者進行科學決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02
方案架構
▲建筑結構健康監測系統架構
建筑結構健康監測解決方案是深度融合AIoT、北斗衛星定位和大數據等技術,通過智能結構診斷器、環境傳感器和視頻監控等感知數據,可根據沉降、位移、傾斜、振幅、頻率、動態平衡等結構屬性,及溫度、地震等外界實時感知數據,實現建筑物結構安全預警和健康度的快速評估。
03
方案優勢
1、領先的結構健康診斷識別技術
基于長期在建筑結構健康領域的技術積累和能力,與結構所處時空、環境和微振動特征樣本的無損采集技術,進行宏微觀、動靜態和高精度監測,利用多自由度微振動診斷算法和多層次分析發現結構早期損傷與隱患,讓建筑物和構筑物結構健康診斷識別技術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2、城市安全風險智能監測網
依據住建部《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技術標準》,通過融合“云、大數據和智能物聯網”,賦能前端“智能監測”,打造覆蓋全域的“云-邊-端”實現智能監測網,實現對海量城市運行數據的采集、匯聚和分析,高效感知建筑的實時狀態。
3、城市安全風險精準防控能力
利用建筑結構健康識別和智能化的預警聯動應用,實現全天候異常監測與秒級遠程預警,讓安全隱患無處遁形,消除在萌芽狀態,提升城市安全韌性,全天守護城市的安全的良好愿景。
4、開放的城市感知中臺
支持多云部署,平臺API或智能終端底層協議接入能力,“云-邊-端”架構高效協同,極簡接入,設備上電即上云。AIoT開放平臺具備設備管理、數據計算、事務規則和模型算法等智能引擎能力,提供態勢感知實時預警、數據匯聚分析、能力開放服務的優質聯接體驗。
04
核心產品
▲智能結構診斷器 EN300-G1
核心功能
創新性集成10多項結構體征健康監測指標
實時監測位移、沉降、傾斜、加速度、振幅、頻率、地震烈度、動態平衡、人體舒適度和結構溫濕度等指標。
超級邊緣終端、提高彈性并減少網絡負載
集成多維感知、自主算法、邊緣計算、存儲、儲能、加密和5G/4G通信于一體,原始數據不必傳回云端。
3、隨需應變的開放平臺,實時數據解算服務
開放平臺實時毫米級衛星定位、解算撓度、索力、伸縮縫、船撞報警、電子羅盤等數據服務。
核心科技
1、無損SHM結構健康診斷識別技術
SHM技術利用多自由度微振動診斷算法、無損采集技術和多層次分析發現結構早期損傷與隱患。
2、超小尺寸的1.5毫米級全球衛星定位終端
難以置信的超小尺寸設計,支持北斗、GPS、CLONASS、Galile等1.5毫米級全球衛星定位服務能力。
3、云邊端協同架構,超強AIoT彈性延展能力
云邊端協同架構讓每個單元相互獨立亦可組合拼圖,勾勒“一機一物一城”的數字孿生城市全景。
4、即裝即用,部署和運維成本均下降95%
一體化小型機易安裝部署,極大縮短施工時間和減輕維護量,降低95%使用成本。
05
關于我們
▲5G賦能智能監測終端
▲5G賦能城市安全運行監測場景
城市生命線智能監測產品和大數據服務提供商,讓城市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維護公共安全、提升突發事件應對能力。
榮譽資質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廈門市高新技術企業
科技型中小企業
軟件企業認定(雙軟企業)
CMMI3國際軟件能力成熟度認證
工信部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工信部電信網碼號資源使用證書
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物聯中國最具投資價值項目十強
廈門市地產工業品目錄推薦產品
廈門市優秀物聯網產品
廈門市產業發展賦能平臺